一是生态助力,风景变“前景”。以建设秀美宜居乡村为目标,结合省级文明城市、省级卫生县城创建,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“百村示范、千村整治”工程,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,打造国道、高速沿线秀美乡村示范风景线。以“三清二改一管护”村庄清洁行动为抓手,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,新建农村公厕130座,农村改厕5.36万户,完成新农村建设点657个,美丽示范庭院建设4000户。 二是产业筑基,荒山成“金山”。借助富硒生态资源优势,全力推进“一村一品、一乡一色”富民产业发展。依托金农、绿万佳、圣牛、茶杉、鑫隆5家骨干富硒龙头企业,建设了富硒晚稻、富硒石菖蒲两个万亩示范基地,建设水稻、蔬菜、水果、中药材等富硒种植基地11万余亩。 三是文化铸魂,变送文化为“种文化”。不断加快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,建成16个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,187间农家书屋和218处村级文化广场,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。同时,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为主阵地,建设乡村志愿服务站,探索建立“输血+造血”的双向机制、“点单+配送”的服务机制、“甄选+培训”的管理机制、“激励+考核”的保障机制。目前,全县建成了22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,基本实现了县、乡、村三级全覆盖。 |